舒城小兰花作为安徽省六安市“五朵金花”之一的茶叶品牌,先后获泰国博览会金奖、“中华杯”全国名茶评比金奖、北京国际茶展名茶评比特别金奖等20多个奖项。舒城小兰花属绿茶类。
主要品种是舒茶早、山坡绿等无性系茶树良种及舒城自然种植的群体种。
经过当地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制舒城小兰花的优良群体茶树品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从当地群体种中选育生产小兰花茶的优良品种有:“舒茶早”、“山坡绿”和“特香早”,其中舒茶早品种典型特征为长势旺、产量高、发芽早、抗逆性强,2002年通过国家级茶树良种审定;山坡绿品种典型特征为芽叶萌发整齐、制茶色泽翠绿,产量高,制名优绿茶花清香显著、品质优,抗寒耐旱、对小绿叶蝉有较强抗性,2014年通过国家级茶树良种鉴定;“特香早”品种典型特征为发芽特早、香气高、抗逆性强,尤其是抗早春晚霜能力较强,2015年通过安徽省级茶树良种鉴定。
舒城小兰花的茶品特征归纳:外形芽叶相连似兰草,条索细卷呈弯钩状,色泽翠绿匀润,毫锋显露;冲泡后如兰花开放,枝枝直立杯中,有特有的兰花清香,俗称“热气上冒一支香”;茶汤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叶底匀整成朵,呈嫩黄绿色。
安徽舒城、桐城、庐江、岳西一带生产兰花茶。早在清代以前,当地就有兰花茶生产。兰花茶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芽叶相连于枝上,形似一枚兰早花;二是采制是正直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故而得名。舒城小兰花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晓天镇、山七镇、高峰乡、庐镇乡、河棚镇、汤池镇、阙店乡、春秋乡、舒茶镇、南港镇、五显镇、万佛湖镇、干汊河镇、棠树乡、张母桥镇、城关镇共16个乡镇。地域坐标为北纬30°01′~31°34′,东经116°26′~117°15′。区域边界东与庐江县交界,南与桐城市、潜山县、岳西县交界,西与霍山县、金安区交界、北于肥西县交界,茶园总面积5300公顷,年产量2200吨。
舒城小兰花一般在清明前后开园,至立夏前结束。鲜叶采摘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正常芽梢,坚持“早采、嫩采、勤采”的原则,要求鲜叶的嫩度、色泽、大小一致,保持鲜叶新鲜、清洁、无损伤,不夹带茶果、老叶等夹杂物。选择晴天,趁晨露未干或下午二时以后进行采摘,不采雨水叶,手工采摘要求用拇指与食指捏紧芽梢轻轻提手采。要求鲜叶柔嫩、肥壮、多茸、叶色黄绿一致,无紫芽。高档兰花茶除上述要求之外,还着重要求芽应长于叶的初展新梢,芽叶长度约在2.7-3.3cm之间,百芽重8.5克左右;一芽一叶初展和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制特级小兰花;一芽二、三叶制一、二级小兰花。晴天采摘用浅色布巾遮盖茶篓以防烈日暴晒,采回的鲜叶及时摊放于软匾或竹垫等篾制工具上,通风条件要好,摊放在厚度不超过3~4cm,要做到轻放、薄摊、勤翻。一般摊放5~7小时,每隔2小时轻翻一次,雨水叶、露水叶要适当延长摊放时间。
舒城小兰花传统制作工艺讲究的是茶把锅炒和木炭火烘焙,故当地又称“把子茶”。采下的鲜叶在室内自然摊晾4—6小时,进入炒制环节。传统手工炒制两个人在两口并联茶灶的斜锅中,分别以特制的竹丝把完成杀青和做形,前后锅流水作业,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