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文化未来发展

信阳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发展于当代,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享有崇高的荣誉。茶圣陆羽“淮南茶以光州上”、大文豪苏东坡“淮南茶信阳第一”,是对信阳茶的千古定论;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及“中国十大名茶”、国家质量金奖、世界绿茶大会最高金奖等诸多荣誉称号,是对信阳茶的最好褒奖。在唐代,信阳是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品质上乘,被列为贡品。宋代时,信阳茶产量占全国的1/5,是当时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到清代,信阳已有6个县区产茶,逐步形成了信阳茶独特的炒制工艺。1913年,信阳茶正式定名为“信阳毛尖”。

信阳茶文化未来发展

1.信阳茶叶发展史

信阳种植茶叶源于战国中后期。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地区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唐朝天授年间(公元690年),信阳浉河区董家河镇车云山上建千佛塔,相传是女皇武则天在车云山遂愿后敕建。女皇武则天因喝车云山茶治好了多年不愈的肠胃病,因而赐建千佛塔。宋太宗时期,全国茶叶发生重大变革,在淮南茶区首先出现了散茶。《宋史·食货志》记载:“茶有两种,曰片茶(饼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绿茶之十一等。”信阳散茶也在这次“散茶出淮南”的变革中出现。信阳散茶开始是模仿六安小把茶制法,后来又融入龙井茶制法,形成了毛尖茶。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信阳毛尖制法。这时期的信阳茶又称为“片茶”、“散茶”。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贡茶正式废团茶而改散茶,散茶代替了饼茶,信阳的散茶被叫做 “芽茶”和“叶茶”。

清代后期,“毛尖”一词开始出现,人们把产于信阳的毛尖称为“本山毛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等。当时,车云茶社派人到名茶产区浙江西湖龙井和安徽六安,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曾把制成的茶称“车云龙井”。本邑人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随后出现了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森(万寿)、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面积有400余亩,茶产量也不断扩大。

1915年信阳县所做的毛尖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从此信阳毛尖成了河南省的绿茶代表。

新中国建立后,信阳茶归于“毛峰”一类,河南将产于信阳及罗山南部的信阳毛尖命名为“豫毛峰”,光山、潢川、商城、新县、固始产的茶,称为“豫毛青”。

2.信阳茶事典故

(1)村姑·画眉·茶树

在信阳市浉河边的茶之韵广场上,有一尊名叫“茶姐画眉”的雕塑十分引人注目。游人来到这里,总爱站在茶姐的雕像前仔细端祥,回味着那时间虽然遥远、但仍被历史保鲜的故事。

传说很久之前,信阳大山里住有一位善良的村姑,她看到父老乡亲都爱患一种叫“疲劳痧”的疾病,十分焦急。她听说古代有一位叫神农氏的人,在西南方向找到了一种能治百病的树叶,便决心前去寻访这种宝树。

不畏艰险的村姑,向西南方向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又越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结果饥饿和劳累使她也患上了“疲劳痧”,病倒在一片树林边。这时已在天上做了神仙的神农氏降临在村姑的身边,他从一棵树上摘下几片树叶,让村姑咀嚼吃下,村姑很快就苏醒痊愈了。神农氏指着那棵树告诉村姑,这种树叫茶树,可以治愈疲劳痧病,但种子必须尽快种到土里才能成活。他提出先把村姑变成一只画眉鸟,这样可以尽快把种子衔回去,等茶树长成之后,她就会变回原来的模样。但在茶树长成之前,她不能唱歌,也不能大笑,否则她就无法再变回去。村姑愉快地答应了神农氏的要求。

小画眉衔着茶籽回到了家乡,把茶籽迅速种到了土里。很快,那茶籽就生根发芽,并日益长大。这时小画眉忘记了神农氏的嘱咐,高兴地唱起歌来,这一唱就使她再也变不回去了,永远地成了一只小画眉。而那发芽的茶籽也很快长成了茶树,在信阳一带的大山里繁衍成了今天的信阳毛尖茶树。如今在信阳漫山遍野的茶树林里,常见有一种尖嘴大眼,羽毛美丽的画眉鸟,经常落在茶树上,唱着好听的歌儿,啄吃树上的害虫,人们说那就是村姑变成的画眉鸟。

(2)陆羽访茶入信阳

史载,陆羽曾下榻古光州固始紫阳洞,被这里的山光水色,泉甘茶香所迷恋,一住就是数年。他平日与崇佛寺、太阳庙、观音洞等寺庙里的大师为友,互相唱酬。白天赏茶、采茶、晚间谈诗品茶,探讨茶事,著书立说,学识大进。他为了考察淮南茶区,复东出舒州、南下黄州,北上寿州,再回紫阳洞,写出淮南茶初考草稿。陆羽走后,山民为了纪念他对淮南茶的贡献,在紫阳洞中,也增设了他的神位。定清明节为敬茶神节。信阳民间至今保留有“清明采新茶,试新火”的雅事。

(3)苏轼游申留佳话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是个饮君子。他写了不少茶诗、茶词,他在诗中把茶叶比着佳人,赋于茶叶佳人的神韵。他喝遍了全国的名茶,当他来到信阳,品了信阳茶后,连声感叹“淮南茶,信阳第一”,“品不在浙、闽之下。”

(4)毛主席给信阳茶农寄茶钱

1956年初夏,信阳浉河区董家河车云山村夏复新、席本荣等7位村民亲自上山采摘、烘焙、杀青,使用八道工序,精制出2斤信阳毛尖,上写“北京毛主席收”几个字,寄往北京。一个月后,收到了中央办公厅的回信,信中付了茶叶款和有关种茶资料。

3.信阳茶文化节

创办于1992年,已连续成功举办28届的信阳茶文化节,始终坚持以“发展、合作、健康、和谐”的办节理念,以“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促进茶流通”为出发点,以服务茶企、茶商、茶界为切入点,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茶,传承着信阳的历史,成就了信阳的名片,承载着信阳的希望。信阳茶文化节见证和推动着信阳的观念之变、城市之变、茶乡之变、发展之变。多年来,信阳市不断创新“茶+节会”、“茶+旅游”、“茶+饮食”、“茶+生态”、“茶+脱贫”等形式,通过茶文化节开幕式、国际茶商大会、国际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研讨会、环南湾湖特色茶旅体验活动、信阳茶歌茶舞汇报演出、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大赛、全民饮茶日活动等,使信阳茶文化节的专业性、开放性、国际性、市场性不断提升,逐渐成长为具有豫南风情和中原特色的茶专业节会,为茶界交流合作提供了高端平台,已成为中国茶界一个重要的节会品牌。2018年5月,信阳茶文化节荣获“中国茶事样板十佳”第二名。2020年,以“云赏毛尖之都”为主题的第28届信阳茶文化节创新性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通过“网络直播+电视直播+网络互动”的方式同步推出,包括历届茶文化节精彩回顾,开幕式直播,视频连线各县区茶事活动和相约茶都等内容,把信阳茶乡历史底蕴、红色文化经典、绿色资源优势、宜居宜业宜游环境等贯穿始终、有序衔接,充分展示信阳独具特色的茶乡风光和城市风貌。第28届信阳茶文化节(网络)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以兴茶富民强市为宗旨,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前期与后期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办节理念,“抖音有好货,县长来直播”信阳毛尖专场网络公益活动、“抗疫助农——信阳毛尖”拼多多公益直播活动、信商大会(线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展示活动、“全民饮茶日”之信阳毛尖专家大讲堂、2020信阳(网络)茶业博览会和多家媒体茶乡行等活动,邀请朋友看红看绿看蓝天,品山品水品毛尖。

4、信阳茶文化未来发展

特色+大众化相结合

“信阳茶的发展总体上是比较健康的,特别是从1992年开始举办茶文化节,进一步加强了我们信阳茶产业的宣传,促进了信阳茶的消费,又带动了生产。”

郭桂义表示,信阳毛尖未来的发展应该注意产品的结构调整。“前些年,部分消费者过于注重茶叶的外形,过度追求条形小和细,茶汤浑,大家常说的‘小浑淡’,这不利于信阳毛尖的发展,应该引导大众更加关注茶的内质。”茶叶作为一种饮品,首先是要好喝。

信阳茶文化未来发展

信阳毛尖冲泡用水及水温要求

一方水土,一方茶味,良好的味感是构成茶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水质、不同水温对茶汤的滋味都有影响。

郭桂义告诉我们,泡茶用水,首先要用软水,弱酸性水,冲泡信阳毛尖最好的就是信阳本地水。 

对于北方消费者来说,建议使用纯净水泡茶。郭桂义强调,纯净水不同于矿泉水,因为矿泉水中有一部分矿物质离子会跟茶汤内的物质发生反应。

“泡茶水温也很有讲究,最好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不行,水温过高,茶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水温过低,会导致茶叶冲泡不开,茶叶的香型物质不易浸出,香气不够浓厚、持久。但是如果想要短时间内茶汤分离,最好用沸水冲泡,这样茶叶的芳香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