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毛尖属于绿茶,产于湖北省大悟县的双桥。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生锅、熟锅和烘焙三道工序。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养胃、护齿等功效。1989年在中国名茶评比会上,获中国名茶称号。
双桥毛尖主要产地为双桥一带,属条形烘青绿茶,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国营双桥茶场研制而成。大悟地处山区,气候湿润,温差较大,多为酸性或微酸性砂壤土,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故县内盛产绿茶。1989年在中国名茶评比会上,获中国名茶称号。双桥毛尖茶产自双桥镇,属于特产茶,加工手法与绿茶相同,因此属于绿茶。其产地临近山区,那里空气湿润,温差也大,正是茶树生长的好环境。因为品质高超,所以获得了我国名茶的头衔。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的双桥地区,其中万泉寨、阮陀寺、天仙庵、罗汉岭一带,是双桥毛尖的主要产地。双桥毛尖采摘的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经过生锅、杀青、熟锅、二青、理条、烘焙等工序制作而成。成品茶条索紧细显锋苗,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主要销售在大悟、孝感、信阳、武汉等地。
双桥毛尖外表深绿,茶叶匀直,而且形状比较细,白毫非常明显。它包含有秋水仙碱、多酚类物质等,在多个方面都对身体有好处。我们经常喝些,可以同时补充多种营养,使身体更强壮。
形状:条索细紧、显毫
色泽:翠绿
汤色:黄绿明亮
香气:清高持久
滋味:醇厚鲜爽
叶底:嫩绿、匀齐、鲜活
在冲泡时,我们首先要温热杯子,让杯子保持温度,茶叶中的营养才更好散发。冲泡前取3g茶叶,加热水至1/3,将茶叶摇晃开,使其充分与热水接触后再加水到七分满,等到几分钟,茶水便可饮用。
生锅、熟锅和烘焙三道工序。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养胃、护齿等功效。1989年在中国名茶评比会上,获中国名茶称号。
双桥毛尖的制作工艺分为生锅、熟锅和烘焙三道工序。
1、生锅
生锅即杀青,锅温130~140℃,投叶量为0.5~0.7千克,鲜叶入锅后用专制的竹耙子进行抖炒和滚炒,当芽叶基本成条,历时3~5分钟,转入炒熟锅。
2、熟锅
熟锅锅温为80~90℃,初入锅时继续滚炒,以卷紧茶条,炒至六成干时,采用抓条和甩条相结合的手法,使茶条紧细圆光。
3、烘焙
熟郭后放入凸形的竹制炕筐上,用木炭火烘焙,分初干和足干两次完成。烘至手捏茶条能成粉末,并显露清香和白毫时,即为足干适度。经摊凉和拣剔并稍加整理后,便可包装入库。
惊蛰至春分时节,茶树争相萌芽吐翠,清明至立夏是采制毛尖的季节,如采时过早,会因茶芽初萌,营养成分不足而滋味欠浓;过迟则叶子过大而茶味不鲜,当茶园有5%至10%的芽叶达到标准时,即进园开采,但这时只是有选择地拣棵采,俗称“跑尖采”。
炒制好的双桥毛尖极易吸潮变质,必须妥为贮藏。最简便的贮藏方法,是块状石灰吸潮法,即将双桥毛尖用红包好,放在具有块状石灰包(布袋装)的缸内或铁桶内,加盖密封贮藏。
双桥毛尖包装采用盒装,每盒50~100克。包装盒内衬铝塑袋封,外套设计别致的纸盒,再用透明纸封包,放在干燥通风处,当双桥毛尖含水量在6%的条件下,通常可贮藏5~6个月。
双桥毛尖也叫大悟毛尖,是条形烘青绿茶,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的,产于湖北省大悟县的双桥,因为气候适宜,雨水多,所以这里的茶的质量不错。其主要产地在万泉寨、阮陀寺、天仙庵、罗汉岭一带,这几个地方产的双桥毛峰品质比较好!